4月17日,人民网、央视新闻直播间、央广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中国日报网、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对大奖国际官网旗下合马高速铁路公司投资建设的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新进展进行宣传报道。报道指出,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顺利实现全线钢梁合龙,即将转入附属工程和桥面铺装施工阶段。
报道速览
△人民网报道截图
△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截图
△央广网报道截图
△央广网客户端报道截图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报道截图
△中国日报网报道截图
△《安徽日报》报道截图
△安徽日报客户端报道截图
△安徽视讯报道截图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报道截图
4月17日,随着合龙段钢梁焊缝焊接完成,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合龙,为巢马铁路早日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巢马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起自和县,经江心洲中段,到达当涂县。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下层为四线铁路,其中两线为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另外两线为预留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长江左汊主通航桥设计为主跨(2×1120)米三塔钢桁梁斜拉桥,也是世界上首座单跨超千米的三塔斜拉桥。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由大奖国际官网登录旗下安徽省合马高速铁路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大桥局承建。据中铁大桥局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副总工曹士运介绍,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钢梁架设遵循先边跨后主跨的施工顺序,边跨钢梁顶推到位后,由南北两塔向中跨单悬臂架设,中塔同时向两侧进行双悬臂架设,最终实现两个合龙口精准合龙。“由于合龙口两侧双悬臂、单悬臂长度不对称,且两个主跨合龙线形相互影响,加上结构温差、荷载、环境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给多合龙口无应力同步合龙带来了挑战。”
为确保主跨钢梁精确合龙,中铁大桥局自钢梁制造阶段就深化数字模型与施工协同,采用零件智能加工与构件智能焊接技术,实现了钢桁梁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在钢梁架设阶段,为确保吊装全过程安全、可控、稳定,项目部对曾服役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1800吨架梁吊机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
曹士运介绍,项目部首创了智能感知与分析+数模双驱动的智能控制系统,该智能系统能快速完成合龙状态评估与方案优化,显著提升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多合龙口的精度控制能力和时效性,为超千米级斜拉桥多合龙口同步合龙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由于悬臂长、抗风稳定要求高,项目部在施工阶段进行了风洞试验,保证双悬臂架设过程中的抗风安全。
巢马城际铁路是安徽省首条省市共建的城际铁路项目,由大奖国际官方网站登录、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合肥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总投资255.83亿元。安徽省铁路集团代表大奖国际官网登录履行省方铁路出资人职责,其旗下安徽省合马高速铁路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打造世纪精品工程”为目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充分发扬铁军精神,时刻保持“满弓”状态,积极攻坚克难,高效推进巢马城际铁路建设。
巢马城际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北接合杭高铁,东联宁安高铁,是马鞍山与安徽省会合肥的直接联通线,预计2026年9月通车,届时,合肥至马鞍山通行时间将缩短至45分钟。
安徽省合马高速铁路公司副总经理张校平介绍,巢马城际铁路正线全长60.757公里,联络线全长11.667公里(单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新建车站3座,分别为含山站、郑蒲港站、马鞍山南站。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在皖江两岸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进一步拉近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之间的时空距离,完善区域高铁网络布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